妈妈不给我买饭钱,我靠给同桌写作业换饭,几年后同桌竟给我500万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林小满握着电话的手在颤抖,“陈默,你是不是疯了?”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而又陌生的笑声:“小满,你还记得当年吗?”

窗外的雨敲打着玻璃,仿佛在敲打着记忆的门扉。那些埋藏了十多年的往事,突然像潮水般涌来...

01

那是一个秋天的上午,林小满的肚子又开始唱歌了。她用手轻轻按压着腹部,试图压住那些不合时宜的声响。数学老师在黑板上画着几何图形,粉笔在黑板上发出刺耳的摩擦声,而她的肚子声音更响了。

同桌陈默侧过头来,嘴角挂着那种她见惯了的玩世不恭的笑容。“又没吃早饭?”他压低声音问道。

林小满没有回答,只是把课本立起来,试图遮挡住自己的脸。她不想让任何人看到她脸上那种因为饥饿而显得苍白的表情。

“我妈说弟弟要买新球鞋,这个月没钱给我买饭了。”她最终还是开了口,声音细得像蚊子叫。

陈默转动着手里的圆珠笔,那支笔在他手指间灵活地旋转着,就像他总是能轻松地应对各种局面一样。“要不这样吧,”他突然停下转笔的动作,“你帮我写作业,我给你饭钱。”

林小满抬起头,眼睛里闪过一丝诧异。“你的作业?”

“对,我的作业。”陈默指了指桌上那堆空白的作业本,“反正我也不会写,与其交白卷,不如让你帮忙。一科五块钱,怎么样?”

五块钱。对于那时的林小满来说,五块钱意味着一顿像样的午餐,意味着不用再饿着肚子度过漫长的下午。她看着陈默,这个总是笑嘻嘻的男孩,头发总是乱糟糟的,衬衫总是皱巴巴的,但口袋里永远有钱。

“真的?”她问。

“真的。”陈默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五块钱的纸币,在她面前晃了晃,“先付一科的,怎么样?”

林小满伸出手,犹豫了一下,然后快速地接过那张纸币。纸币在她手心里还带着陈默的体温,她小心翼翼地把它折好,塞进铅笔盒的最里层。

下午的时候,林小满拿着那五块钱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买了一个肉包子和一杯豆浆。她坐在小卖部门口的台阶上,慢慢地吃着。包子很香,豆浆很甜,阳光很暖。那是她很久以来吃过的最美味的一餐。

晚上回到家,林小满看到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厨房里传来肉炒菜的香味,她的肚子又开始叫了。

“妈,我饿了。”她站在厨房门口说道。

“饿了?”妈妈头也不回,“锅里有剩饭,自己盛。”

林小满打开锅盖,里面只有一些白米饭,连一点菜都没有。她盛了一小碗,倒了点酱油拌着吃。就在她吃饭的时候,弟弟从房间里跑出来。

“妈,我饿了!”弟弟大声喊道。

“来来来,妈给你炒蛋炒饭。”妈妈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开始为弟弟忙碌起来。很快,厨房里传出蛋炒饭诱人的香味。

林小满默默地吃完自己的白米饭,回到房间写作业。她打开陈默的作业本,开始一笔一划地写起来。她写得很认真,字迹工整,就像写自己的作业一样。

第二天,陈默看到自己的作业本时,眼睛睁得很大。“这字写得比我好太多了,”他说,“连我妈都看不出这不是我写的。”

从那天起,林小满和陈默之间就有了这个秘密的交易。每天早上,陈默会把前一天的作业本交给林小满,每天下午,林小满会把写好的作业本还给他,同时收到相应的酬劳。

起初,林小满只是为了那几块钱的饭钱。但慢慢地,她发现陈默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不在乎学习。有时候,她在写他的作业时,会发现他会悄悄地看她怎么解题,怎么分析问题。

“为什么这道题要这样做?”有一次,陈默指着一道数学题问道。

林小满放下笔,耐心地给他讲解。她发现陈默其实很聪明,只是从来没有人愿意花时间教他。

02

秋天过去了,冬天来了。林小满和陈默的交易依然在继续。陈默的作业质量越来越高,因为林小满总是认真对待每一道题,每一个字。而林小满也不再因为饥饿而在课堂上分心。

那是一个雪天的下午,数学老师发下了月考的成绩单。当老师念到陈默的名字时,全班都安静了。

“陈默,数学85分,比上次进步30分,全班进步最大。”

陈默愣住了。他看着成绩单上那个鲜红的85分,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周围的同学开始窃窃私语,有人说陈默是不是作弊了,有人说肯定是抄的。

但林小满知道,陈默最近确实在努力学习。她在帮他写作业的过程中,发现他会在旁边做笔记,会问她一些不懂的问题。有时候,她甚至看到他在课间的时候偷偷地看教科书。

下课后,陈默拿着成绩单走到林小满面前。“你看,”他说,“我真的进步了。”

林小满点点头。“你本来就很聪明,只是以前没有认真学而已。”

那天下午,陈默没有像平常一样直接回家,而是在学校门口等林小满。“我请你吃饭,”他说,“庆祝我的进步。”

他们去了学校附近的一家小餐厅。陈默点了很多菜,比林小满平时吃的要丰盛得多。他们坐在靠窗的位置,外面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着。

“你为什么要帮我?”陈默突然问道。

林小满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慢慢地嚼着。“因为你给我饭钱啊。”

“不,我是说,你为什么要把作业写得这么认真?你可以随便应付一下的。”

林小满想了想。“我不知道怎么随便应付。我写作业就是要认真写,不管是谁的作业。”

陈默看着她,眼神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表情。“你和我认识的所有人都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别人都会想着怎么偷懒,怎么取巧。但你不会。”

林小满没有回答。她只是继续吃着盘子里的菜,感受着久违的饱腹感。

那个冬天,陈默的成绩持续进步。不仅是数学,语文、英语、物理,所有的科目都在进步。老师们开始注意到这个以前总是吊车尾的学生,同学们也开始用不同的眼光看他。

与此同时,林小满在家里的处境依然没有改善。妈妈依然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弟弟身上,弟弟要什么就给什么,而她的需求总是被忽视。

有一次,林小满想买一本英语辅导书。她鼓起勇气向妈妈开口。

“妈,我想买一本辅导书,十五块钱。”

妈妈正在给弟弟洗衣服,头也不抬地说:“没钱。”

“但是弟弟上次买游戏机的时候...”

“那不一样!”妈妈突然抬起头,声音很严厉,“你弟弟还小,需要娱乐。你已经这么大了,应该懂事一点。”

林小满张了张嘴,想要争辩,但最终还是沉默了。她转身回到房间,继续写陈默的作业。那天晚上,她写得特别认真,仿佛要把所有的委屈都写进那些工整的字迹里。

第二天,陈默注意到了林小满情绪上的变化。“怎么了?”他问。

“没什么。”林小满摇摇头。

但陈默还是看出了她的不对劲。下午放学的时候,他主动提出要送她回家。在路上,林小满终于告诉了他关于辅导书的事情。

“十五块钱?”陈默停下脚步,“我给你。”

“不用。”林小满摇头,“这不是我们交易的一部分。”

“那就算是我预付下个月的作业费。”陈默从口袋里掏出十五块钱,硬塞到林小满手里,“拿着吧。”

林小满看着手里的钱,鼻子有点酸。这是她第一次因为善意而收到的钱,不是交易,不是施舍,而是纯粹的善意。

03

春天来了,林小满和陈默升入了高二。他们的交易依然在继续,但性质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陈默的成绩稳定在中上游,他不再需要完全依赖林小满的帮助。有时候,他会自己写一部分作业,然后把不会的部分留给林小满。

“我觉得我可以自己写语文作业了。”有一天,陈默这样说道。

林小满点点头。“那很好啊。”

“但是数学还是需要你帮忙。”陈默补充道,“还有物理和化学。”

其实林小满知道,陈默已经可以独立完成大部分作业了。他之所以还要她帮忙,更多的是想要维持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而她也愿意继续帮助他,不仅是为了那些钱,更是因为她习惯了这种被需要的感觉。

那段时间,学校里流行写同学录。很多人来找林小满写,因为她的字写得好。她总是认真地为每个人写下祝福的话语,字迹工整,内容真诚。

陈默看着那些排队等林小满写同学录的人,有些不高兴。“你怎么什么人都帮啊?”他问。

“写个同学录而已,又不费什么事。”林小满头也不抬地说道。

“但是你帮我写作业的时间都被占用了。”

林小满停下笔,看着他。“你是在吃醋吗?”

陈默的脸有些红。“我才不吃醋。我只是觉得,你应该有选择地帮助别人。”

“那你觉得我应该怎么选择?”

陈默想了想。“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比如我。”

林小满笑了。这是她很久以来第一次这样开心地笑。“好吧,那我以后就只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高二的下半学期,学校开始分文理科。林小满选择了文科,而陈默选择了理科。他们不再是同桌,甚至不在同一个班级。

但他们的交易并没有结束。每天放学后,陈默会把作业本交给林小满,第二天早上再取回。这个过程变得更加隐秘,也更加珍贵。

有时候,林小满会在陈默的作业本里发现一些小纸条。上面写着“谢谢”,或者“你今天看起来很累,早点休息”,或者“我妈做了很多饼干,给你留了一些”。

这些小纸条让林小满的生活多了一些温暖的色彩。她小心地把它们收集起来,放在一个小盒子里,就像收集珍贵的宝石一样。

高三那年,学习压力骤然增大。陈默的成绩虽然稳定,但面对高考的压力,他还是显得有些焦虑。而林小满则更加努力,她不仅要应付自己的学习,还要帮助陈默。

“你为什么不累?”有一次,陈默看着总是精神饱满的林小满问道。

“我累啊,”林小满说,“但是累了也要坚持。”

“为什么?”

林小满想了想。“因为除了坚持,我没有别的选择。”

那句话让陈默愣住了。他突然意识到,林小满的坚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生活逼出来的。她没有可以依靠的家庭,没有可以后退的余地,所以她只能一直向前走。

高考结束后,林小满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陈默的成绩也比预期的要好,同样考上了理想的学校。他们要去不同的城市读书了。

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他们常去的那家小餐厅。陈默点了很多菜,就像高一那次庆祝他成绩进步一样。

“这些年,谢谢你。”陈默举起杯子,里面是橙汁。

“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林小满也举起杯子,“如果没有你给我饭钱,我可能早就饿死了。”

他们都笑了,但笑容里带着一丝不舍。

“我们会保持联系的,对吗?”陈默问。

“当然。”林小满点头。

但他们都知道,一旦离开这个小城市,他们的生活轨迹将会完全不同。他们会遇到新的人,经历新的事情,而这段因为饭钱而开始的友谊,可能会慢慢淡去。

04

大学四年过得很快。林小满努力学习,拿奖学金,做兼职,生活虽然清苦但很充实。她偶尔会想起陈默,想起那些被认真写过的作业本,想起那些小纸条。

她和陈默之间确实保持了一段时间的联系。最初的几个月,他们经常通电话,互相分享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联系变得越来越少,最后几乎断了。

毕业后,林小满在省城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做文案策划。工资不高,但足够她一个人生活。她租了一间小公寓,生活简单而平静。

工作的第三年,林小满升职了,收入也有所提高。她搬到了一套稍微大一点的公寓,开始考虑是否要买车。生活慢慢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就在这时,她接到了那个改变一切的电话。

电话是在一个周五的下午打来的。林小满正在办公室里写策划案,手机突然响了。号码显示是本地的,但她不认识。

“请问是林小满吗?”电话那头是一个男声,听起来有些熟悉。

“是的,请问您是?”

“我是陈默的朋友。陈默想见你一面,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

林小满愣住了。陈默?那个高中时代的同桌,那个和她有过秘密交易的男孩?

“陈默在哪里?”她问。

“他在这个城市。如果你愿意的话,明天下午三点,在市中心的咖啡厅见面。”

林小满答应了。整个下午,她都心神不宁,脑子里全是关于陈默的回忆。他现在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见她?为什么不直接给她打电话?

第二天下午,林小满提前到了那家咖啡厅。她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点了一杯拿铁,紧张地等待着。

三点整,咖啡厅的门被推开了。进来的人让林小满几乎认不出来。那还是陈默,但他变了很多。穿着得体的西装,头发整齐,眼神中多了一种成熟和稳重。但当他笑起来的时候,林小满还是认出了那个高中时代的男孩。

“小满。”陈默走到她面前,声音里带着说不出的复杂情感。

“陈默。”林小满站起来,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面对面坐下,彼此打量着。时间在他们身上都留下了痕迹,但那种熟悉的感觉依然存在。

“你变了很多。”陈默先开口说道。

“你也是。”林小满回答,“你现在在做什么?”

“生意。”陈默简单地回答,“你呢?”

“文案策划。”

他们聊了一些彼此的近况,但林小满感觉到陈默有话要说,只是在寻找合适的时机。

终于,陈默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小满,我想给你五百万。”

林小满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

“五百万。”陈默重复道,“我想给你五百万。”

咖啡厅里的声音仿佛都消失了。林小满盯着陈默,试图从他的表情中看出这是不是一个玩笑。但陈默的表情很认真,认真得让人害怕。

“为什么?”林小满的声音很轻。

“因为我欠你的。”

“你不欠我什么。当年的交易是公平的,你给了我钱,我帮你写作业。”

陈默摇摇头。“不是那些作业,是别的。”

“什么别的?”

陈默没有立即回答。他看着窗外,眼神变得有些遥远。“我需要时间来解释。但是现在,我希望你先收下这笔钱。”

林小满坚决摇头。“我不能收。我不知道你现在有多少钱,但五百万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给我这么多钱。”

“小满,”陈默看着她,“请相信我,这笔钱你应该收下。等我准备好了,我会告诉你原因。”

但林小满还是拒绝了。她站起来,说道:“陈默,如果你真的想帮助我,那就告诉我真相。否则,我不会收你一分钱。”

说完,她就离开了咖啡厅,留下陈默一个人坐在那里。

05

接下来的几天,林小满的生活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插曲搅得天翻地覆。她无法专心工作,无法安静地睡觉,脑子里全是关于陈默和那五百万的疑问。

她试图通过各种方式了解陈默这些年的情况,但收效甚微。她只知道他在做生意,而且似乎很成功,因为他穿着昂贵的西装,戴着名牌手表。

一周后,陈默再次联系了她。这次是他亲自打的电话。

“小满,我们再见一面好吗?”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只有你愿意告诉我真相。”林小满说。

“好的,我告诉你。”

他们约在了同一家咖啡厅。这次,陈默看起来更加憔悴,仿佛这一周对他来说也不好过。

“你想知道真相,对吗?”陈默开门见山地说道。

林小满点头。

陈默开始讲述他这些年的经历。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发现父亲的生意出了大问题。父亲投资失败,公司濒临破产,家里的房子被银行抵押,母亲整天以泪洗面。

“那时候,我觉得天都塌了。”陈默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我甚至想过要放弃,要逃避。”

但就在那个最黑暗的时候,陈默想起了林小满。想起了她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是如何坚持的,想起了她写作业时的认真态度,想起了她面对困境时的从容。

“我想起你曾经说过的话,除了坚持,没有别的选择。”陈默看着林小满,“那句话救了我。”

从那时起,陈默开始振作。他接手了父亲的公司,重新整理业务,寻找新的机会。过程很艰难,但他坚持下来了。几年后,公司不仅走出了困境,还发展得比以前更好。

“但这还不是全部。”陈默继续说道,“真正改变我的,是你的态度。”

“我的态度?”

“对待每一件事情的认真态度。”陈默说,“你知道吗,当年你帮我写作业的时候,我在旁边看着,看你怎么思考问题,怎么解决难题。你的认真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那种态度改变了我对很多事情的看法。”

陈默告诉林小满,在重建公司的过程中,他始终记着她的那种认真态度。每一个决定,每一个合同,每一个细节,他都会认真对待,就像她当年写作业一样。

“我后来发现,认真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很多人都不具备这种能力,或者不愿意具备。但你有,而且你把它传递给了我。”

林小满听着陈默的讲述,眼眶渐渐湿润。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那种再普通不过的认真,竟然会对另一个人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所以,五百万是我的感谢。”陈默说,“如果没有你,我可能现在还在某个地方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是你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林小满摇摇头。“陈默,你的成功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帮你写了几本作业而已。”

“不,”陈默坚持道,“你给了我比作业答案更重要的东西。你给了我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面对困难的方式。这些东西是无价的。”

咖啡厅里很安静,只有轻柔的音乐在播放着。林小满看着眼前这个曾经和她一起度过高中时光的男孩,现在的成功商人,心中五味杂陈。

“五百万太多了。”她最终说道。

“对我来说不多。”陈默回答,“而且,这不是施舍,也不是同情。这是我对你的感谢,也是我对那段时光的纪念。”

林小满沉默了很久。她想起了那些饥饿的日子,想起了那些认真写下的作业,想起了那些小纸条,想起了一个贫穷的女孩和一个迷茫的男孩之间的特殊友谊。

“如果我收下这笔钱,”她说,“我们之间的关系会不会变质?”

陈默摇摇头。“不会。我们之间的关系从来就不是建立在金钱上的。当年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林小满最终同意了。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她理解了陈默的心意。这五百万不是财富的转移,而是情感的表达,是对过去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祝福。

两年后,林小满用那笔钱开了一家小公司,专门做教育咨询。她帮助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用她的认真和耐心指导他们。公司虽然不大,但生意很好,因为她对待每一个孩子都像当年对待陈默的作业一样认真。

陈默的公司也继续发展壮大。他们偶尔会见面,谈论工作,谈论生活,谈论那些远去的高中时光。他们的友谊在时间的洗礼下变得更加纯粹和珍贵。

有时候,林小满会想起那个因为饭钱而开始的交易。谁能想到,一个饥饿的女孩和一个迷茫的男孩之间的简单交易,会演变成一段跨越十多年的深厚友谊?谁能想到,那些工整的字迹和认真的态度,会改变两个人的命运?

生活就是这样,看似平凡的相遇,看似简单的交往,都可能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绽放出意想不到的光芒。而那些光芒,会照亮彼此前行的路,温暖彼此孤独的心。

林小满现在不再为饭钱发愁,但她依然保持着那种认真的态度。因为她知道,认真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改变自己,也可以影响别人。

就像当年那些被认真写下的作业一样,那种认真的力量,会在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回到她的身边。

发布于:江西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